[紀錄片] 我不流行二十年 – 臺灣獨立音樂教父的中年內分泌失調

by Gary|透明蔬菜

最近的尿尿,都得用手去撐腰 。
沒有愛情、沒有身份、打個手槍都沒有目標。
其實我不是沒錢,只是沒那麼多的鈔票。
這種日子,是多麼美好。

—— 張四十三《我的內分泌有點失調》⁣

《我不流行二十年》談論的是是獨立音樂這個詞彙還沒出現的年代,角頭唱片張四十三代表臺灣音樂圈非主流中一個前衛的的異類。20年過去,多少主流唱片公司紛紛倒閉,角頭唱片卻在驚濤駭浪下存活下來,期間並獲得20座金曲獎的肯定。但回首過去一路顛簸,張四十三迷惘了,這間他在30歲創業的唱片公司,到底該不該繼續走下去?過去服膺左派精神的他,該不該把握難得機會,把公司賣給中資?中年危機加上公司存亡,讓他的內分泌失調,再次湧現。

『向右轉,然後向右轉。』GPS提醒著他
如同公司會計玉翠姐在他耳邊嘮叨著:『你要先有事實才有理想 』。『你要先賺錢,要賺錢,懂嗎?』

張四十三一生浪漫,公司取名角頭來自他當時對黑道的一種幻想,義氣是這間公司的核心。他像是伯樂的角色,挖掘出各個新星,再放手讓他們到大公司尋求更好的發展,目前檯面上大咖如五月天、蘇打綠、蕭煌奇的首支單曲皆在角頭錄製,更別提他們創辦的海洋音樂祭孕育出多少台灣的獨立樂團。每晚由玉翠姐煮整桌澎湃的社會主義晚餐,則是延續20年傳統的公司文化。英文名 TCM(True color Music ) 則更能代表這間唱片公司的品味與實驗多元精神,從台灣第一張同志專輯、地下樂團、原住民音樂、世界音樂,他的眼光一直走在時代前端。甚至挑戰跨界,完成『很久沒有敬我了你』這樣國家音樂廳等級的音樂劇。

『別人是把凡人變明星,我是把明星變凡人』他自嘲了一番

流行音樂的唱片工業作法像是明星製造工廠,需要臣服市場,這點與他格格不入。歌手的外型是重點、包裝再包裝、芭樂歌、年發一張專輯,都是產業常態,甚至現場表演放卡拉跟對嘴都是稀鬆平常的事。角頭唱片發的專輯製作則回歸歌手本身,尤其面對原住民素人歌手,常常得直接在部落搭建簡易錄音器材,才能讓他們放鬆的唱歌。2000年,陳建年打敗一大票明星拿下金曲獎最佳男歌手,讓原住民歌手踏進流行音樂的殿堂,爾後巴奈、昊恩家家、南王姐妹花,一個個驚艷樂壇。

為了解決心中焦慮感,張四十三開始尋找過去革命夥伴一起聊聊,從製作人鄭捷任、設計師蕭青陽、金曲歌王陳建年等人都聊了一輪,也同時回憶起角頭唱片的舊時光。最後來到正在228公園抗議靜坐的巴奈,但每個人給出的答案與憂慮都截然不同,也沒有人能夠真正回答這個問題,就像巴奈唱的《你知道你自己是誰嗎》裡寫的:

你知道你自己是誰嗎,你勇敢的面對自己了嗎。
你也想要一個答案嗎,因為沒有人能回答。
 

這時那布突然跟他聊到無人機拍攝原住民祭典的景象,讓他真正理解原住民祭典的意義是獻給神靈,也許張四十三換一個不同的視角去審視自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啊,這裡就沒有向右轉,你給我向右轉』
『人生的路我自己走,還需要你導航』

為了夢想,你願意撐幾個20年? 當年海洋音樂祭請到崔健來台表演的那一刻,對張四十三來說,那是他的人生里程碑。同為樂迷,在後台看到每場活動一張張台下觀眾滿足的臉,總喚起他最重要的初衷。一路走來,他跟陳建年之間的羈絆,也是他最珍惜的友情。當片尾的畫面來到張四十三年輕時,擔當地下電台主持人的最後一天。很多聽眾call-in進來,感謝他介紹各種非主流的音樂,他則感性地在節目尾聲時,拿起吉他自彈自唱了起來,承諾聽眾他一定會繼續帶更多好音樂給大家。我想不管角頭賣不賣,張四十三還是會繼續作一樣的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