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記] BON MEINGERDA 麵疙瘩裡的東西文化交融與平衡

by Gary|透明蔬菜

好久沒遇到能立刻儲存在心中的完美小餐館,BON MEINGERDA的各方面都是我的理想型。菜式設計選擇麵疙瘩作為貫穿東西方飲食的主角,用西方的擺盤概念呈現東方的調味與特色。吃下第一口的時候,一掃原本的疑慮,甚至能想像目前菜單應該是透過各種試錯調整才漸漸定案的樣子,而不是一時興起的天馬行空。親民價位配上限量供應,卻不失店裡的活力與親切。吃完很想雙手合十,說一聲:「謝謝招待」。

劍潭一帶一直不是我的活動範圍,BON MEINGERDA位處離捷運站不遠的小公園旁,有一種閒適的悠閒。約11:20到店,看到店門前排5組客人,以為我們還算早到,殊不知登記候位時,才知道剛剛的是第一輪客人,我們得等到13:30才能進場,而且還是倒數第二組客人,差點就撲空。 趁這等待空檔,我們去開業50多年,卻才剛完成新裝潢的南美咖啡喝咖啡,也把上次未完成的水神社之旅走完,眨眼就到我們的時間。

選擇困難的我們特地在進店前就挑好要吃的食物,結果都 sold-out,甚至最後一份就在我眼前被點走。最後我們選擇豆乳雞起司白醬麵疙瘩/川味蓮藕/胭脂梅干炸肉餅佐松露野菇麵疙瘩/文旦大根/秋香。點完後環顧店內一下,空間小巧位子不多,但仍能保有舒適用餐的空間。牆壁貼滿日系海報跟雜貨,店內氛圍介於溫馨與chill之間,適合四人以下的用餐人數。餐具、水、辣醬可自行取用。

小菜先上,川味蓮藕的辣帶麻,當作開胃可,但不適宜搭配味道過重的麵疙瘩,文旦大根的清爽成了百搭。胭脂與秋香都是口感豐富的飲品,前者是洛神青梅愛玉籽,後者是葡柚金萱百香泡泡,顏色漸層的美讓人身心舒暢,極適宜夏日,杯上自帶語錄的做法我不愛,但不減損其美感。胭脂的清爽幾乎是可以咕嚕咕嚕一瞬喝完的沁涼,秋香的泡泡初咬有趣,但已不是我這年紀會喜歡的童趣。

你以為的必定衝突,卻成了東西文化融合典範。豆乳雞起司白醬麵疙瘩的鹹香味完美地一體成型,最擔心醬麵分離的問題沒有發生,讓我好好地卸下心房,豆乳雞的豆乳微香沒有過重,又炸得剛剛好,看似與麵疙瘩完全分離,單吃後和在醬裡吃的融合,卻舒服的讓人滿意。梅干炸肉餅佐松露野菇麵疙瘩因為個人不吃牛,所以只吃了松露野估麵疙瘩的部分,松露味滿滿的包覆在麵體,鹹味恰好,但個人口味還是偏愛白醬。餐點份量把這樣一整套吃完剛剛好能飽。

吃完的我們一邊驚嘆餐點的美味,也同時在查詢東西方的麵疙瘩差異來自馬鈴薯的用量以及麵體的軟硬程度。在牆壁上亂看亂翻,發現日本雜誌曾經介紹過這間小店,過去是開在科技大樓,現在才遷至現址。更想偷偷稱讚的是廁所的乾淨跟舒服程度,超越我對一般餐廳小店的要求。結帳離開時真心感謝這樣一間店的存在,希望盡速有機會二訪。


餐廳名稱:BON MEINGERDA 手工麵疙瘩
消費時間:2025年/3月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劍潭路78號
營業時間: 中午11:30; 晚上17:30 (現場候位,建議至少提早15分鐘排隊)
每人平均價位:300-500元/人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